简 介

“金匮珍品” 酱香型茅台酒,恪守古法酿造工艺,精选贵州本地优质红缨子糯高粱、小麦,取赤水河之水,历经一年生产周期、两次投料、九次蒸煮、八次发酵、七次取酒,匠心酿造而成。酒液澄澈透明,酱香突出,酒体醇厚丰满,入口细腻柔顺,回味悠长,空杯留香持久,尽显酱香型白酒的卓越品质。

起 源

追溯 “金匮珍品” 的渊源,需从一段跨越黔陕两地的文化情缘说起。古时,贵州因赤水河得天独厚的酿酒条件,成为酱酒发源地,当地酒师以世代相传的古法,酿造出醇香四溢的美酒,却因山路崎岖,难以与外界广泛交流。而陕西作为十三朝古都,文化底蕴深厚,匠人们精通各类传统工艺,锦灰堆技艺更是独树一帜,却少有机缘与佳酿碰撞出火花。

故 事

一位游历四方的文人,偶然间在贵州品尝到古法酱酒,被其醇厚口感深深吸引;后又在陕西见识到锦灰堆的精妙绝伦,心中萌生将两者结合的想法。他历经千辛万苦,穿梭于黔陕之间,搭建起两地文化交流的桥梁。

故 事

贵州酒师带着酿造秘籍,陕西匠人携着锦灰堆技艺,经过无数次沟通与尝试,终于将古法酱酒的醇厚与锦灰堆的文化韵味完美融合。

非 遗 · 锦 灰 堆

“锦灰堆”又名“八破图”,是指宋末元初形成的一种国画,至今已经有将近一千年历史,是陕西唯一国画类非遗保护项目,封晶女士是唯一省级非遗传承人。画面主要是以文物、历史等文化元素片段堆砌绘制而成,风格上模拟“拼凑”“粘贴”与“堆积”的形态。

封晶女士巧妙融合了陕西华山的壮丽、阳明书院的传承、甲秀楼的沧桑、文昌阁的源远、父辛爵的古韵、黄河之水的磅礴、水族文字的神秘、美酒河的险峻与苗族绣艺的绚烂。这幅描绘陕黔之美的锦灰堆画卷,体现了陕西——贵州两地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一无二文化特色。

为纪念这份跨越地域的文化结晶,我们将酒命名为 “金匮珍品”。“金匮” 寓意珍贵如藏于金柜的宝物,既象征着古法酱酒的稀缺与珍贵,也代表着锦灰堆非遗工艺所蕴含的文化瑰宝。如今,“金匮珍品” 不仅是一款佳酿,更是连接贵州与陕西传统文化的纽带,承载着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,在时光流转中,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。